湘东
吴楚咽喉 ,赣湘通衢,中国工业陶瓷之都。
近年来,湘东区以建设“美丽公路”为目标,以“路美、人美、服务美”为着力点,在硬件和软件上不断发力,在畅通“大动脉”的同时,扎实推进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,全力打造畅通、安全、舒适、优美的公路通行环境,带动旅游,促进沿线老百姓增收致富。 如今 ,一条条美丽公路穿梭于湘东的绿水青山间,犹如生命的动脉,迸发出无穷的动力,助跑湘东百姓的幸福生活。
路景相融 享受视觉上的盛宴
“最美的景观在路上”。行驶在湘东境内,你会发现交通网络四通八达,道路平坦畅通,穿梭于青山绿水间,满目都是自然好风光,裹挟着湘东特有的文化烙印,让每一个行经于此的人心旷神怡。
建设美丽公路,湘东区坚持因地制宜、和谐自然、节约环保的理念,并结合当地的农业、生态、旅游、地域文化等特色,把路作为一个景点打造,形成别具一格的公路文化景观。
湘东境内的319国道连接着萍乡市区与莲花县,全长23.5公里,是一条“车在路上行,人在画中游”的美景长廊。这条公路沿路景观设计以“绿色、生态、山水、红色”为主题,在三山、红星新建了公路驿站,游客们可凭栏临风,极目远眺,山区自然风光尽收眼底。
在源并道班新建文化长廊,在沿线边坡、山体等书写安全宣传标语,以图文并茂和辞赋形式展示319国道的传承与变迁、公路的发展理念、红色历史文化与风景特色。
320国道湘东段,全长19.55公里,沿线自然景观优美,历史文化厚重,红色文化资源丰富,瓷都文化资源享誉全国。她东接萍乡,西连湖南醴陵,既是湘东的窗口,也是江西的西大门,路域环境好坏,直接关系到湘东乃至萍乡、江西的对外形象。
湘东大力开展畅美320通衢样板路改造,重点在沿线路况水平提升、沿线设施完善、路域环境综合整治、平交路口规范、路域文化形象鲜明等方面进行恢复和综合提升。
如今沿线公路设施设备完善,道路标志标牌齐全,全线配套了生命安全防护工程。完善的标志标线,温馨的指示警示标牌及整齐划一的白色反光标线实现了路、人、景、安的完美结合,形成了一副美丽画卷。
省道311桐田至麻山段市级示范公路是条不容错过的美丽省道,沿线是湘东百里特色农业带,潺潺流淌的溪水将这片富饶的土地环绕,万亩油菜花、万亩花卉苗木、万亩制种、千亩葡萄、千亩杨梅、千亩瓜果、千亩无公害蔬菜等生态农业基地依次铺开,田园风光无限,好似一幅长卷的印象画。
该路段绵延12公里,在2017年路面大修中,对桐田至凤凰段全线进行铣刨,重新摊铺沥青面层,对麻山危桥进行改造,并且对公路全线实施了边坡整治、绿化提升、标志标线完善、边沟改造修复等工程,进一步提升公路行车舒适感 、环境的整洁性。
着力于服务区域科学发展,城区所有主干道铺设沥青路面,分两年实施,包括滨江北路、人民大道、河洲大道、桥南路、四通路、砚田路、姚泉路、老街与湘泉东路、峡山口西路、泉湖南路、滨江南路、建设路与峡山口东路等城区主干道,建设内容为雨污分流改造、海绵砖人行道板改造、沥青路面铺设、生态停车位、公交站台等工程。
农村公路一直承担着“毛细血管”的角色,它们不仅是完善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,更是美丽乡村经济发展、生活富裕、环境改善的重要支撑。湘东区通过“摸清家底、明确责任、加强调度、加大督导、严把质量”五个步骤,对25户以上通自然村农村公路进行硬化。目前390个共计279.1公里的25户通自然村公路硬化工作已全部完成。
贴心服务 感受家一般的温暖
三山公路驿站位于319国道麻山三山处,占地2500多平方米,集停车、休闲、观景和购物功能于一体。入口处的便民服务店,可为司机、游客免费提供手机充电服务,墙上贴着“Wifi”标志,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就可连接免费无线网络。最引人注目的是便利店有个服务柜,有急救药品、雨伞、打气筒等,有需要的旅客可以免费借用。便利店所售物品也仅收成本价。在驿站的文化墙上也对沿线的旅游景点、公路文化进行了图文并茂的展示。
“驿站的投入使用,拓展了公路的服务功能,还成为公路沿线的亮点”湘东公路分局局长陈春华说,南来北往的旅客,到萍乡各个旅游景点,在享受萍乡美丽风景的同时,在公路驿站体验到公路部门贴心服务,让你享受家一般的温暖。
窥一斑而知全豹。湘东从服务群众出行出发,坚定地落实民生工程,在319国道改造示范工程中,通过修建紧急避险车道,设置紧急停车带,全线安装波形护栏、夜间主动发光标志等,对隧道进行电路照明改造等,完善公路设施,进一步提升安全系数,改进服务。另外,还将源并道班打造为开放式道班,设立了便民服务点、驾驶员休息室,为过往车辆提供停车、休息、加水、医药等服务,充分体现了公路便民的服务理念。
湘东努力加强基层道班规范化建设,形成一班一主题,源并开放式道班、腊市生态道班,排上农家小院式道班等等,设立阅览室、活动室、宣传栏、文化走廊,增强职工的归属感、幸福感;开展帮扶结对活动,组织党团员走访福利院、爱心捐款、无偿献血等社会公益活动。
同时,湘东不断加大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力度,落实了养护经费、人员责任、养护队伍和奖惩措施,正式运行湘东、老关综合服务站,并成立了湘东区农村公路质量监督检测站,切实把农村公路建好、管好、护好、运营好。
路为媒美为介 钱袋子鼓起来
要想富,先修路。这句话放在现在也不过时。路与路纵横交错,编织出一个巨大的网络,抵达远方的同时也驱动了当地的美丽经济。
以路为媒,以美为介,乡村旅游蓬勃发展,越来越多深藏深山的景点走进大众的视线。一条条美丽公路穿山越水,是一道道灵动的美,引领着湘东人民奔向富裕的康庄大道。
白竺乡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,以“春赏花、夏避暑、秋摘果、冬赏雪”的乡村旅游模式,有多个集赏花、徒步、户外拓展、养生、避暑、品农家乐、购土特产为一体的多功能景区。藏身该乡大山深处的黄岗村和大丰村,曾经寂静无闻的两个小村庄,凭借野生杜鹃花和桐花,2017年吸引省内外游客近10万人。
“每到周末和节假日,我开的这家农家乐就忙不过来啦,这两年路变美了,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愿意开车来到我们大丰村徒步游玩。现在一年收入上十万元不是问题了!”白竺乡大丰村村民老李说道。村里的农家乐和民宿经济借助旅游蓬勃发展起来,农民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。
人在路上,路在心中。湘东区依托已有的生态优势,积极打造美丽公路,与自然山水、传统文化等旅游资源一起迸发活力,助跑幸福湘东。